全球热议:多项遗嘱数据折射社会变化
来源:法治日报·法治周末     时间:2023-03-23 16:05:45

《法治周末》记者 戴蕾蕾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3月21日,《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《白皮书》)正式发布。

通过对25万份遗嘱进行大数据分析,《白皮书》显示,立遗嘱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,10年间立遗嘱人群的平均年龄从77.43岁逐年降至68.13岁。

截至2022年12月31日,共有23814名60周岁以下人士到中华遗嘱库咨询遗嘱,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遗嘱的数量从2017年的279份增加到2022年的3467份,5年间增长了10多倍。

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向《法治周末》记者表示,本次《白皮书》首次公布了未婚不婚人群遗嘱、涉虚拟财产遗嘱、中青年人群遗嘱等一批广受关注的遗嘱数据。

同时,《白皮书》对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、广东、江苏等地区性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,呈现全国遗嘱大数据以及各地区特点,从各角度分析解读遗嘱数据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和民生问题,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。

立遗嘱人平均年龄持续下降

“微信遗嘱”受年轻人青睐

2013年中华遗嘱库项目启动时,曾经对民众遗嘱观念进行调查,结果显示,只有12.4%的受访者认为遗嘱“一定要有”,2019年的调查显示这一比例上涨至46.87%。2021年中华遗嘱库的调查显示,超过50%的市民认为“要提前立好遗嘱”。而疫情结束后的最新调查显示,有88.05%的受访者认为“订立遗嘱很重要”,人们对立遗嘱采取更加开放和接受的态度。

同时,订立遗嘱的人数每年持续增长,2013年订立遗嘱人数仅为6804人,从2016年起,每年订立遗嘱人数保持在3万人以上,2018年起订立遗嘱的人数突破了4.5万人。

《白皮书》显示,从2017年开始,60岁以下立遗嘱的人数逐年上升。2022年,60岁以下订立遗嘱的人群中,30岁至39岁年龄段人数的比例为29.74%。这部分人群的遗嘱涉及的财产中,不动产的比例占比最高,其次为银行存款,公司股权占比有着明显的升幅。

“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,财产呈现多样化,也反映出人民对财产保护意识明显提高。”陈凯表示。

此外,2020年中华遗嘱库推出了“微信遗嘱”服务,截至2022年年底,共收到近9万份微信遗嘱。数据显示,留下微信遗嘱的人群中,20岁至30岁的人群占比35.9%,20岁以下的人群占比26.57%。“虽然‘微信遗嘱’实际是一种‘情感遗嘱’,不作为法律意义的遗嘱,但从数据来看,‘微信遗嘱’颇受年轻人青睐,说明了年轻人对遗嘱并不抗拒,反而愿意接受。”陈凯告诉《法治周末》记者。

未婚不婚者总遗嘱量增长迅速

女性比例高达70.85%

《白皮书》还首次公布了未婚不婚人群的遗嘱数据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年底,共有1369名未婚不婚者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遗嘱。从2017年至2022年六年间,这个数据总量增长了12倍。

从年龄层看,订立遗嘱的未婚不婚者中,60周岁以下的人占比77.5%;从性别上看,女性未婚不婚者所占比例达70.85%;从职业分布上看,35%为“企业高管”,25%为“专业技术人员”(主要指律师、理财师、会计师、工程师、建造师等持有专业从业资格的人),12%为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”。

相比于已婚、离异等群体对“避免纠纷”的需求,未婚、不婚人群的“父母继承”是其订立遗嘱的主要目的,“简化手续”“指定非法定继承人”也是其考虑的重要方面。

陈凯分析称,未婚、不婚人群中,非法定继承人主要是朋友、伴侣;而有1.72%为了照顾子女,说明非婚生子女的情况客观存在;还有4.61%将财产捐赠给公益机构。
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我国单身人口总数超3亿人,其中“不婚族”约占单身人数四分之一。为保障个人财产安全和未来生活规划,很多未婚不婚者选择早早立下遗嘱。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